NTCE


课本知识点

<pre><code>1.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code></pre> <pre><code>2. 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表现: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 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 传授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 社会实践活动</code></pre> <pre><code>3.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五叔:《诗》《书》《礼》《易》《春秋》</code></pre> <pre><code>4.人物: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amp;quot;教育遵循自然&amp;quot;、&amp;quot;自由教育&amp;quot; 坤体良: 《雄辩术原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关于教育学: 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开始,康德首开课,巴特来规范,洛克话白板,卢梭倡自然 斯宾塞:《教育论》、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 杜威:“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1.布鲁姆 掌握学习 2.布鲁纳 发现学习 3.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4.瓦根因舍 范例教学 5.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code></pre> <pre><code>5.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a.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code></pre> <pre><code>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code></pre> <pre><code>7.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code></pre> <pre><code>8.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其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作用。 第三,只有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等的关系,发挥各项因素的作用,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最大化</code></pre> <pre><code>9.美育: (1)美育的概念: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 的教育。 (2)美育的意义 美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加强美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修养,可以促进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 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的提倡和普及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美育能够促进学生体育的发展,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美育能够促进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体验到劳动创造带来的喜悦。 (3)美育的基本任务 第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美好心灵和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code></pre> <pre><code>10.五育之间的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促进的。 德育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灵魂; 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是智力支持; 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 美育协调各育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code></pre> <pre><code>11. 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学制建立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code></pre>

页面列表

ITEM_HTML